6月6日晚,由社会科学学院主办,大别山精神传习社承办的2025年红色家书育人活动在南湖校区教一楼113演播厅举行。
本次活动以演绎话剧《红色家书》为主要内容,讲述了革命烈士陈毅安与妻子李志强在战火中坚守信仰与爱情的故事。陈毅安投身革命,以家书传递理想与牵挂;李志强默默支持,用文字寄托思念与信念。通过他们的书信往来,展现革命者的坚定与柔情,以及在战争年代里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的交织。

活动以“家书为媒、育人铸魂”为核心,将红色文化融入舞台实践,让青年学生在沉浸式演绎中感悟革命先烈的精神密码。剧中每一封书信的诵读、每一段情感的流露,都成为叩击心灵的育人课堂,引导学生从革命先辈“舍小家为大家”的抉择中理解“忠诚”的深刻内涵,从烽火岁月的信仰坚守中提炼“奋斗”的时代价值,实现了红色文化从“静态传承”到“动态育人”的转化。
舞台设计以陈毅安与李志强互通书信进行“隔空对话”为核心,通过流畅的场景转换、巧妙的灯光设计、恢宏慷慨的背景音乐,营造出浓厚的革命历史氛围,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段峥嵘岁月。


演员们通过细腻的表演,回顾了一段关于忠诚、牺牲和永恒承诺的历史记忆。剧中饰演陈毅安的同学将其坚定与忠诚的革命信仰、英勇无畏与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李志强的扮演者将心有大义、坚韧忠贞的女性形象刻画地深入人心。他们向观众展现出一对革命爱侣“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奉献精神,以及革命先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深沉的家国情怀。剧中陈晃明、袁老板、邹老师夫妇、邮差等角色扮演者也将人物展现得生动立体。

活动结束后,现场师生纷纷表示,这场以红色家书为载体的育人实践,让革命历史从书本走向舞台,让理想信念从理论变为可感可知的情感共鸣,深化了大家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激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坚守信念、勇当前锋”的精神品质。社会科学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挖红色家书的育人价值,引导青年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筑牢信仰之基,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群体中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