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下午,应美术与设计学院邀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学科督学、海淀实验中学高级教师李露花老师在图书馆101报告厅作了题为《对美术教学的认识》的专题讲座。美术与设计学院相关负责人及200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

李露花在讲座中以“教育是慢的艺术”开篇,解读了什么是美育、美育何为等内容。她强调课堂要讲求创新,把备课当做研究来钻研,要坚持成果导向,让学生把作业当做创作来完成。她结合“观察-感受-表达”三步教学法案例,强调从生活场景和地域文化挖掘教学资源,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成长经历设计教学。要将美术课堂与我国重大社会热点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热点,理解文化,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文化自信。李老师结合具体的课例,就如何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等分享了自己的独特做法。

讲座第二部分,主要展示了为实施项目式教学法推动乡村美育发展的成功案例。李老师分享了所带团队深耕多年的“蒲公英行动”的发展历程和感人故事。该活动采用PBL项目式驱动教学,通过挖掘不同地区文化特色进行课程开发,开展教师工作坊与儿童美育夏令营,呈现偏远农村及少数民族特色,以美育浸润青少年心灵。她强调,以画笔唤醒乡土记忆才是文化自信的筑基,并指出美术教师须持续提升专业水平,方能为课堂注入鲜活生命力。

讲座结束后,师生踊跃提问。李露花老师就跨学科教学方法、地域美术资源转化及教学评价改进等关切问题,给予了热情详尽的解答。
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王伟在总结时指出,李老师的精彩报告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新时代美术教育的生动范例。希望在场师生以李老师深耕课堂的坚守与走向田野的胸怀为榜样,为学院在文化传承与美育浸润的融合发展方面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