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唯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 页>>校园新闻>>正文

校园新闻

躬身实践 格物致知

  时间:2009-03-25   来源:   作者:   供图:   编辑:   浏览:

                                                 ——访理工系“比赛用计时计分系统”科研小组

        编者:一个人如何能成为一朵花,于陌间绽放,兀自美丽?一个团队,如何能形成一股力量,如常胜之军,勇往直前?理工系“比赛用计时计分系统”科研小组给我们的答案是:自信、坚毅、团结和一颗感恩的心。3月10日,由我院理工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6级本科班学生宋录振、王帅、蔡学兵、屈博、邱佩丽等5人组成的科研小组成功研制出“比赛用计时计分系统”,并在3月11日该系土木工程专业2006级和2007级本科班的篮球比赛中成功试用。带着欣喜和敬佩之情,几经周折,我们于3月22日下午对这个团队进行了专访。

        宋录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见宋录振是在辅导员办公室,而这次见面,他显得精神了许多。记者到访时,他正拿着模板与队友们讨论,说明来意后,他很坦率地讲起自己的科研之路。
        访谈中了解到,他就是这次科研活动的发起人。“在大学里若只是顾着学习,不去搞点实践,那就没有了大学的‘味道’。”宋录振这样解释自己的初衷。由于是第一次搞科研,一切都很陌生,一切也只是空白,他就利用一切课外时间去自学。他从图书馆借来相关书籍,又联系信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那边的朋友,跟着他们学习做实验。从最基础的布线开始,到制作单片机的小系统,他一次又一次的坚持试验着,那段时间用他的话说就是“整个人都融入到实验中去了,身心都很疲惫!”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寒假,他做成了第一个试验样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宋录振形容自己的坚持,“对这样的科研也不是一见钟情,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它是越来越有兴趣。”最后他对记者表示:“人要始终有个目标,这样生活才有动力,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是硬着头皮我也要走下去!”坚定的话语中表现出他坚定的信念以及“积善不止,博学而约取”的科研态度,记者不由为之折服。

        屈博:信念,让我们把困难踩在脚下
        屈博是一个健谈的人。一开始,他便罗列出了科研过程中的一大堆困难。由于科研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物力,初开始他们没有想过向学校申请科研项目,所以,没有材料他们就自己省点生活费买些电子元件;没有试验设备,他们就精心准备,将样品带到实验室去测试,争取一次性通过;为方便实验,他们就租房简单布置为实验场所……谈起那段奋斗的日子,屈博感触颇深,他幽默地说他们是在“一穷二白打天下”。
        “然而更大的困难则是在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介绍说,“电路图的绘制、电路板的腐蚀、元器件的焊接以及电路的测试等都是很复杂的操作,需要不停地请教老师,闲暇时还要加班练习protel软件。试验中一点的疏忽就会让你的努力付诸东流,前功尽弃……但我们从来未想过停止或放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信念——成功,既然选择了就不会后悔!”
        泰戈尔说:“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拿破仑曾言,最困难的时候,往往离成功不远。失败面前,他们没有放弃;困难之中,他们仍在努力。上天是公平的,艰辛的付出,终究会有回报。成功,是对他们最好的褒奖!

        蔡学兵:最美的是过程
        光从蔡学兵的眼神中,就能看到一种成熟而冷静的智慧,他不是个多话的人,但字字句句却都很深刻,对生活颇有见解。“结果现在对我来说并不很重要,因为在实验过程中,就已经收获很多了。”蔡学兵认真地说,“在大学里,要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学习才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他表示,研制过程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大有裨益,然而更主要的是能从中学到严谨的做事态度以及创新精神。
        正如丁肇中所言,一心想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永远也得不到诺贝尔奖。同样,纯粹为了成果而搞科研的人永远也无法领悟到科研的真谛。水滴虽小,可以折射太阳的光彩,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科研的这种真谛,同时也读到了一种生活的智慧: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得意淡然,失意泰然。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犹如一次旅行,并不在于目的地在哪里,而只在于沿途的风景。

        邱佩丽:团队精神让我们一路走来
        作为科研小组中唯一的一个女生,邱佩丽一直很感动于他们五人之间的默契合作与相互关怀。每一次实验,他们分工都很明确:电路图的绘制、元器件的采集、电路板的转印以及实验材料的撰写、与指导老师的联络等等都有专人负责,大家相互协助、共同关怀。例如,布线是件很麻烦的工作,需要用万能表一点点地测量,双眼要紧盯着表笔、电路板和万能表,一个人半天下来,双眼几乎都看不清楚任何东西了,这时大家都会过来轮流作业,彼此心照不宣。提到一起奋斗的日子时,她的言语中都会透露出自豪与兴奋之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一个团队,只有成员间优势互补,才能获得双赢,取得更大的成功。这不由让人想起那句非洲格言:如果你想走的快,那么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的远,那么就一起走!

        王帅:学院的支持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王帅在科研小组中负责着文字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及联络导师,因此,学院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及导师的关怀指导,他深有体会。“最初我们并不知道可以向学院申请科研项目,后来经过学长们的指点才向学院申请,没想到院领导十分重视,不久就经过审批了!”王帅兴奋地说道,“非常感谢院系领导的支持,同时我们的指导教师马占卿教授、教学秘书白琛、行政秘书胡秀云、辅导员杨晓杰老师为我们的科研付出了不少心血,对我们的生活也给了很大的关怀,他们的关注和支持是我们不竭的动力!”

        采访结束时,天色已晚,他们又各自忙活了起来,因为在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他们的另外两个科研项目电子灯箱系统和数字万年历系统也顺利通过了审核。再过半个月,他们将带着作品去参加河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此,真诚祝愿他们能取得优异成绩。

        结束语:窗外即以满眼春色,长空浩荡,沐浴着他们成功的喜悦,不禁内心尽情的与这季节怡然欣然。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说过:“‘科学的春天’是诗意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教兴国’是哲学的,而‘科技创新’则是一种行动计划。”愿望不是行动的彩虹,行动才是浇灌果实的雨水。出发之前,永远是梦想;出发之后,才是挑战。今天,他们已在这春天的扉页上写下了第一笔,也愿我院众多学子秉承“善学、笃行、求真、创新”之校训,敢于创新、勇于开拓,为谱写一曲曲壮丽之歌而努力前行!
       向往之。
                                                                                         (通讯社  张鹏飞执笔)


Beat·365(中国区)唯一官方网站

7th New Avenue West,Xinyang,Henan Province,China

电话(Tel):0376-3010956   传真(Fax):0376-3012678

豫ICP备      豫公网安备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