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党总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党建引领促进事业发展工作格局,擦亮工作品牌,打造工作亮点,稳步推进学院教学科研、思想教育、艺术实践、社会服务等全面发展。

抓实理论学习,理论武装有高度。坚持用好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第一议题”制度,有效发挥党员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用好学习强国、网络培训等学习平台,落实好党总支(支部)书记上讲台等工作安排,做到师生自学与导学相结合,全面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用好实践载体,组织师生党员到新县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大别山精神”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狠抓基层基础,强基固本有广度。学院党总支把支部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调整支部设置,落实“三会一课”、述职评议等工作制度,引导每一位师生党员认真参与组织生活。优化支部设置,将两个教工党支部与学生支部联合融合,设置学院第一、第二、第三党支部,促进师生党支部融合共建,并落实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要求。大力选树先进典型,第一党支部被评选为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多名教师被评选为省级先进和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同时,加大对青年教师和学生骨干的培养力度,激发师生入党热情。
围绕中心任务,教学科研有强度。近年来,学院党总支与院行政一道,深入谋划积极推动学院教育教学工作,邀请分管领导做提质增效指导,通过召开教职工大会、教学工作专题会议、督导工作会议等形式,加强思想引导,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热情,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方面,多名教师在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说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等殊荣。科研方面,有关教师立足信阳地方音乐文化资源开展课题研究,获批省级、厅级科研项目多项。在学生考研指导方面,从院校选择、复习备考、复试指导、考研慰问等方面全面发力,学院考研成绩稳步上升。

擦亮工作品牌,以文化人有厚度。立足音乐专业特点,将“思政”工作融入艺术创作、艺术实践、艺术服务中,用艺术作品感染人、教育人,做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学院教师创作的歌曲《二十大礼赞》,通过歌曲创作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网易、QQ等平台上广受欢迎。开展了系列思政音乐会,如“音符里的思政”之心悦舞蹈团《忆•久》舞蹈专场暨2023届毕业晚会、视听仲夏、吟唱蝉鸣——视唱练耳教学汇报音乐会、“音符里的思政”之“启航”声乐专场音乐会等,尤其是2024新年音乐会,全院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代表悉数登场演出,节目精彩纷呈。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举办信阳民歌专场音乐会,排演的光山花鼓戏和罗山皮影戏代表学校在河南大学参加河南省体育艺术传承项目展示周现场展示活动,成为唯一一所学校选送两个节目的单位,双双荣获二等奖。

创新形式载体,思政育人有温度。学院不断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多措并举提升育人实效。加强分析研判,定期研判学生思想动态,做到发现苗头及时处理。加强教育引导,通过主题党、团日活动、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团校、学生干部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生干部大会、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引导青年学生爱党爱国、遵法守纪。探索实施党建进宿舍活动,把党小组建在宿舍,激发学生党员引领实效,在学生公寓检查中,多次名列前茅。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成立了文艺志愿服务队,以“支部联支部”“美育浸润行动”为载体,大力开展文艺志愿服务进社区、进学校活动,进一步增强师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建好工作机制,把牢意识形态有力度。学院党总支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建立信息员队伍,建成“学院、班级、宿舍”三级联动工作格局。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教育引导作用。把民族宗教工作当作重要工作,通过开展网上答题、“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演讲比赛,引导师生建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加强教育引导,师资队伍建设有深度。始终保持师德师风问题“零容忍”的高压态势,通过召开师德师风专题会议,通报典型案例,做到警钟长鸣,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通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达标验收、教师公开课、优质示范课、科研能力提升讲座等活动,在广大教师中营造互帮互助、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浓郁氛围,引导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双向发力,先后7名教师晋升副高级职称评审,很好地改善了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问题。
加强团学工作指导,工作成效有亮度。学院高度重视团学工作,不断加强对团学工作的指导,学生管理工作、就业创业工作、共青团工作成效显著提升,先后荣获职业生涯规划优秀组织奖、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大科节优秀组织单位、劳卫先进集体、十佳社团、十大社团品牌活动等多项荣誉。
下一步,音乐学院将深入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自觉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思想建设的必修课,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党、团活动形式,积极培育党建工作品牌,促进党建与各项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用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发展。